要去河里找石,最好先了解河流段的基本情况,比如此河上游和整个流域范围的地质、地貌、有什么矿产,此处过去是海洋还是陆地;假如流域内有铜矿,那么河里就有可能见到水冲孔雀石。如果过去是海洋,那么珊瑚、贝类、鱼类化石就有可能出现,反之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就很难找到,当然绝对是没有的,有时有些地段很特殊,先是森林,然后经过地壳变动又变为海洋,最后又演变为现在的河流,经历了“沧海桑田”变化的地形区隐藏的资源更为丰富,要想得到的东西也许更多
第一点,玩石头要从本地石开始,多捡少买。玩本地石有资源优势,代价较小,且上手快,奇石的数量相对较多,便于比较鉴赏。在自己 对石头知识和经验较少的情况下,卖石头容易吃亏且成本较大,捡石头成本小还可以培养玩石头的兴趣:你在石头堆里挑石头本身就是一个鉴赏学习的过程。
第二点,多学习,少说话。看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,不理解不要紧,先把要点记下来;看一些奇石类的文章,特别是奇石鉴赏的文章,套着理论去理解别人的点评;行家和专家的点评先全盘就受,再慢慢消化,最后跟自己的见解统一起来。向别人请教,不要逞口舌之快,要多听少议论,拿行家的话去验证自己的见解。根据贰哥的经验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
第三点,石头要多角度的去看,多个点的去理解,然后确定一个主题。奇石的特点就是看点,一颗石头看能不止一个看点,因为奇石是缩微的景观,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是它们的特征,确定主题就是确定最佳的观赏点。玩石头的“小白”最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就是,认为自己的石头既象这又象那,结果却抓不住重点。石头要反复的去看、去琢磨、去比较,才会有更为客观的认识,才会治好“臆想症”。
第四点,勤于思考,要有自己的见解。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,是谦逊好学的态度,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是说学习要有我们自己的见解,相信“专家”但不能迷信专家,因为“弟子可以超师”。学以致用,有自己主张,不一味的盲从别人,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。不懂得东西不随便发言,自己保持沉默,别人的话不轻易的肯定也不轻易的否定。搞懂的东西要和别人积极交流分享,交流也是学习。
以上四点不仅适合玩石头的新手,就是对其他学文玩、收藏的新手也适合,道理都是相通的。